一直以来,审计人员运用“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调整—财政财务决算”等模式,查出了不少问题,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是,被审计单位已经熟知审计工作套路的情况下,审计技术手段若没有创新,要想在审计业绩上更上一层楼,可谓难于上青天。
在对某厅长实施经济责任审计时,开启新的审计思路,透过该领导干部优异成绩的表面,逆向查出其隐藏的大问题。
好评如潮
在整个审计过程中,无论是审计查证还是找人谈话,无论是单位总结还是个人述职,无论是党委政府的领导批示还是中央主管部门授予的荣誉,该厅长的工作成绩都给审计人员留下深刻印象。审计人员初步认为:该厅长勤政廉政,管理有方,成绩斐然,群众公认度高;单位财政财务管理规范,内部控制制度健全有效,预算编制、执行、调整以及财政财务决算依法依规,绩效显著。
峰回路转
审计实施方案规定的现场审计工作时间已接近尾声。审计人员经过审计后认为,该单位领导班子十分重视财政财务管理工作,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严格控制和压缩“三公经费”和消耗性开支。审计机关内部也认为,该单位业务单纯、经费来源单一,基本上是一锅清水见到底,没有什么可查的,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于是,审计组准备鸣锣收兵、打道回府。
就在审计人员整理审计证据时,主审人员归集大家整理的材料,按照审计报告要求的要素进行对比分析,计算业务绩效指标,通过曲线走势发现该单位的投入产出比异常高,超出了国内普遍公认的水平。
该单位如果仅仅依靠本级财政预算安排的资金,就能实现三倍于普遍公认水平的超高绩效,按理说应得到表彰,由财政部门联合有关单位推广该单位的工作经验,但是审计人员经查阅未发现该单位有这方面的荣誉奖项或经验推广材料。
对此,该单位领导或财务人员推脱反映该单位没有这方面经验的推广意识。审计人员进行充分讨论后认为,该单位十分重视荣誉,有这么好的经验和做法没有推广,恐怕不会是没有意识的问题。凭着审计职业的直觉,判断这件事情应该不会这么简单,隐隐觉得背后另有蹊跷。
悬而未解
审计人员几乎用尽了所有的审计方法,检查了所有的审计重点,均没有发现异常情况,但是异常的绩效水平应该预示着异常的问题。
审计人员再次进行计算与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该单位要想取得如此高水平的绩效,在该厅长这5年任期内,除了本级财政安排的2.4亿元资金外,至少还需要另外5亿元的资金来支撑,否则很难合理地解释。于是,审计人员又查遍了所有的资料,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调整、财政财务决算,甚至当前关注度极高“三公经费”支出资料,均未发现有价值的问题线索。
审计人员也在反思:究竟是我们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过于敏感,对本来不是问题的事情提出疑问,还是我们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太差,连最基本的问题都无法搞清楚?这个悬而未决的疑团不解开,那审计任务的完成也不算圆满。
柳暗花明
就在现场审计临近撤点前,主审人员认真整理归还该单位5年来堆积如山的党组会议纪要和常务会议记录。面对该单位收发文记录本中密密麻麻、眼花缭乱的文件条目,主审人员意识到本次审计任务重、人员少、时间短,根本不可能详查每一份文件,只能随机抽查、履行审计程序而已。
主审人员陷入沉思,重大经济决策的内容、执行及其效果,常常以会议纪要或会议记录的形式来记载,如果可以从这些文件中发现问题线索,审计可否从头再来?面对海量般的文件,审计人员要寻找问题线索也只能是大海捞针。
主审人员正在苦思冥想之际,突然想到非数据式审计法和数据挖掘技术,于是就建立文件审计模型,按照模型的要求开发了关键字嗅探模块,组织人员将该单位5年来所有的发文、工作总结、领导班子和个人述廉述职报告、财务管理制度、重大议事规则等材料的电子版本复制过来。
主审人员运用自主开发的关键字嗅探模块,经过较长时间不间断的关键字嗅探和数据挖掘,形成了一个需要重点查阅的文件列表,点击链接,直接查看文件内容以及高亮显示的关键字词,最后发现在几份文件中记载着该单位从中央主管部门获取专项资金的路径。
从中可知,该单位可单独向上级主管部门申报专项资金预算而不列入自治区本级财政预算,上级主管部门为该单位开设独立于自治区财政部门的零余额账户,不受自治区本级财政授权支付管辖和国库支付管理,该项专项资金单独核算,既未纳入自治区本级预算管理,也未纳入该单位规定账户核算,财务报表独立成册。
在审计人员的政策攻心下,面对确凿的证据,该单位的会计人员无法自圆其说,只好从最先的否认转变为承认事实,提供独立运行的中央主管部门该项专项资金的预算、账簿、报表,协助审计人员从机密PC机上采集数据。
结束语
审计人员通过该案例可以得到一些启示:审计唯有坚持创新,才有可能获得致胜法宝,否则将落后于时代前进的步伐,无力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最终被边缘化。